组块(chunking)

什么是组块

  • 组块:通过使用或者意义而连接起来的信息碎片。比如P O P => pop 流行的。
  • 本质上,是让多个神经元共同运作的网络。
  • 小的组块可以合成大的组块
  • 通过专注的训练和重复创建组块,
  • 理论学习的第一步:创造概念组块

如何创造组块

  • 先关注问题的部分形成小组块,然后将小组块拼合起来
  • 不要过于关注某个步骤,而忽略了步骤间的相互关联
  • 学习阅读前,先关注目录、章节、标题、导语等,掌握框架
  • 步骤:
    • 集中注意力关注需要进行组块化的信息(杜绝打断导致的碎片时间
    • 对组块的对象有基本的了解。(ps:真正掌握 =>独立实践)比如,独立完成作业
    • 了解对象的背景知识(学会在特定场合使用某种方法)

利用组块加深理解

  • 反复阅读笔记效率不如回顾(recall), 回顾时间上可以稍微间隔。tips:在学习场所外回顾效果稍好
  • 做笔记勾画时,减少下划线和高亮,每段最多一句。
  • 建议在空白处做笔记
  • 重复看书或者笔记效率极低,自我检查是一种确保学会的好方法

过度学习

过度学习:在熟练掌握某一知识后,继续练习。

效果:

  • 是一些行为自动化(条件反射)
  • 浪费大量时间,对形成长期记忆没有帮助

刻意训练

对于学习中的难点进行重复学习。

交替学习

掌握基本概念后,跨学科思考,或者跨章节思考;帮助进行更深入学习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