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录音棚到耳朵 (1)
从音频采集到播放
注:
- 音源: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并压缩
- 前端:对音源进行解码还原成模拟信号,输出到音频接口
- 后端:音响耳机等发声设备

1.1 音源
声音:本质是机械波
1.1.1 频率分类
- 20-80 Hz:低频,能听到但是发不出
- 80-160 Hz:中低频
- 160-1280 Hz:中频,绝大部分人声和乐器
- 1280-2560 Hz:中高频,小提琴和萨克斯
- 2560-2W Hz:高频
1.1.2 采样&压缩格式
当采样率超过 44.1KHz 人耳已经区分不出区别
采样率转换:采样率只有成倍提升才不会对音质造成衰减,因为电子设备上的采样率为48k,所以经过转换后音质会有衰减。
压缩:对采样信号进行压缩,分为有损压缩(mp3)和无损压缩(wav、flac、ape)
码流:指音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,也叫码率。一般码流越高,音质越好;但是码流可以用插值算法来增加码流,但是对音质无益。
1.2 前端
- 播放软件+DSP芯片:播放软件控制声卡上的DSP芯片进行解压
- DAC芯片: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,DAC的质量对音质影响较大。某些设备可能有独立的DAC芯片,有利于提升音质。
- 运放/功放(非必需):对模拟信号放大 ,以驱动底灵敏度的后端设备。运放对音质影响至关重要。
1.3 后端
1.3.1 动圈式喇叭发声原理
- 喇叭振膜上缠绕线圈
- 交变电流信号产生电磁力控制振膜震动
- 喇叭震动发声加上箱体反射发声构成完整的声音
- 耳机的结构设计决定了声音的“风格”, 1.3.2 耳机声音的风格 耳机的不同选材和设计决定了耳机的风格
- 振膜材料,形状设计以及涂层
- 箱体的内腔设计 这些都会影响耳机的音乐风格,不同厂商的设备耳机成本几十到一百,售价几百到几千,其中的差价却决于品牌力和对调音师的风格和调音取向的认可。
1.4 耳机的分类
依据不同形态,耳机大致可为
- 平头式:佩戴舒适,但是隔音效果差
- 入耳式:隔音效果较好,对耳机本来风格还原较好,但是佩戴不太舒适
- 头戴式:佩戴舒适,声音风格还原好,便携性差
本文参考自 FView出品 叫醒你的耳朵
下期,耳机选购常识